淮安市淮陰區智慧渣土監管平臺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渣土運輸車輛奔波于工地、消納場“兩點一線”,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參與者。然而,渣土運輸車輛超速、撒漏、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現象也成為城市治理的痛點和難點。隨著智慧渣土平臺上線,各地推動渣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對渣土運輸車輛實行全流程動態監管,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智慧平臺
實現渣土運輸車輛實時監管
24小時實時監管、自動抓拍違規行為……今年年初以來,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近百家在建工地的1200余個道路監控設備接入智慧渣土平臺。自平臺上線以來,執法人員利用視頻監控實現渣土運輸車輛全覆蓋管理、全天候巡查,不斷推進渣土運輸全過程智慧化監管。
據介紹,智慧渣土平臺包括線上辦證、業務系統、視頻監控等功能。管理人員利用攝像頭對工地源頭實施監控,實時了解各項目的現場動態和查看一周內的視頻回放。智慧渣土平臺如同城市管理的“第三只眼睛”,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隨時隨地監督渣土運輸情況、對違規操作及時預警,極大地提升了渣土管理的效率。
管理人員通過智慧渣土平臺,對轄區內的在建工地實施24小時監管,緊盯各在建工地的渣土外運狀況,遠程查看渣土運輸車輛裝載情況及車輛沖洗保潔落實情況,對密閉設施封閉不到位、車輛沖洗不到位的,第一時間聯系現場工作人員督促整改。此外,棲霞區在轄區內渣土運輸車輛通行的主要路段安裝抓拍設備,自動抓拍渣土運輸車輛未密閉、未按規定時間和規定路線運輸渣土等行為并自動報警推送給執法人員。
此外,淮安市淮陰區于今年6月升級上線智慧渣土監管平臺,通過實時監控、全程定位、電子圍欄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對施工工地、運輸車輛和消納場全過程監管,遏制渣土運輸過程中各類違規行為。截至目前,44家渣土運輸公司的727輛渣土運輸車輛均已納入監管平臺,在每輛渣土運輸車輛的前身、后側、駕駛員上方、棚頂等處設置攝像頭,對監管區域內渣土運輸車輛的違規行為實時感知、實時預警、實時取證。工作人員可以登錄電腦系統和手機小程序在線對渣土運輸車輛實時監管,切實提高渣土運輸車輛的管理水平。
除了對車身全方位監控外,淮陰區還在渣土運輸車輛的駕駛席上方設置了監控攝像頭,可以提醒駕駛員切勿疲勞駕駛;后側的攝像頭可以避免視線盲區,提供行車提醒,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發生;棚頂的攝像頭確保渣土運輸車輛出入工地百分百密閉運輸,減少揚塵污染,避免渣土運輸過程中出現拋灑滴漏的現象。
智慧渣土監管平臺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實現線上辦理和快速辦結,企業建筑垃圾運輸審批報備“少跑腿”、無事“不打擾”,縮短辦理周期;二是簡化辦理流程“提質效”,開通渣土審批綠色通道,跨區聯動審批“合力辦”;三是執法監管“無死角”,有效減少違規運輸現象,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利益,營造渣土運輸的良好環境。
今年9月,淮陰區的裝修垃圾運輸車輛也將同步安裝監控攝像頭,屆時9家建筑垃圾運輸公司的163輛渣土運輸車輛也將實現以上功能。同時,裝修垃圾將實現小程序預約清運,由裝修垃圾排放人或管理責任人在線選擇和聯系運輸企業,達成一致后在線提交相應運單,方便管理部門實時查看裝修垃圾去向,實現閉環管理。
高效大腦
智慧化創新破解管理難題
為從源頭切斷渣土運輸車輛違規清運的“苗頭”,今年4月,浙江省寧波市開發上線了渣土管理的“智慧大腦”——建筑垃圾監管服務信息系統,不僅執法人員足不出戶就可掌握在建工地的渣土清運情況,還提升了違規清運行為的查處效率。
寧波市北侖區通過建筑垃圾監管服務信息系統對轄區在建工地的渣土運輸情況進行“巡查”,白天重點加強對在建工地的定點檢查并安排值班人員夜間設卡。其間,發現一工地出入口的監控探頭角度異常的情況,執法人員立即通過建筑垃圾監管服務信息系統查看渣土運輸車輛的行駛軌跡,同時,當即示意駕駛員靠邊停車并對車輛進行檢查。經過詢問,明確該工地為加快施工進度,在未獲得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提前清運。執法人員隨即對這些證據進行登記和保存,并通知運輸公司負責人接受進一步調查和處理。
“我們要求工地在辦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前,安裝過磅稱重設備、視頻監控設備、車載稱重設備并接入建筑垃圾監管服務信息系統。該系統的遠程實時圖像監控、電子圍欄預警、車輛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等功能可以幫助我們進行24小時監管。即使不在辦公室,執法人員也可通過手機端實時查看。與傳統的‘車巡+步巡’模式相比,這樣的非接觸式巡查更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執法效能。”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云上監工
營造綠色渣土運輸環境
點擊屏幕上的一個工地,工地名稱、審批期限、行駛路線、簽約渣土運輸公司等信息詳細呈現、一目了然;點開工地電子圍欄,可以顯示出渣土消納場及路線……今年7月,湖南省長沙市高新區上線智慧渣土管理平臺,從證件線上聯審聯批、渣土運輸車輛全過程監管、企業信用評價三方面入手,推行審批“不見面”服務、渣土運輸車輛精細化管理,建立起渣土運輸、消納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實現24小時“云監工”。
平臺上不僅清晰顯示項目登記所需相關信息,包括運輸企業信息、出土量、運輸時間段、消納場信息等內容,同時,平臺還會繪制渣土運輸的路線,渣土運輸車輛如果未按規定路線行駛,平臺將自動報警。“在每個審批節點,審批單位都需要按照平臺流程設定的節點進行辦理。通過聯審聯批平臺,不僅實現了線上辦理,還明確了各方職責、規范了審批行為、提高了審批效率,同時讓企業‘少跑路’。”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項目登記審批的同時,渣土運輸車輛在審批完成后納入智慧渣土管理平臺。通過平臺,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個工地的基本信息,也可查看工地視頻。同時,平臺也接入工地車輛出入口的視頻監控攝像頭,實時監控渣土運輸車輛是否清洗、是否苫蓋。同時,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客戶端實時掌握工地狀態,強化渣土的源頭治理。
據了解,納入平臺的渣土運輸車輛裝有GPS設備,智慧渣土管理平臺通過讀取渣土運輸車輛的GPS數據,實現全過程動態監管,掌握渣土運輸車輛所在位置和行駛路線,對于渣土運輸過程中發生的超速行駛、偏離路線運輸等行為及時進行預警,有效輔助執法人員開展監管工作,提升監管水平和監管效率。
山東省濰坊市則借助物聯網、信息融合、衛星定位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推行了“互聯網+”渣土車智慧管理平臺。該平臺具有車輛軌跡回放、實時定位、安全限速等功能,同時,在全市17家渣土運輸企業的240臺渣土運輸車輛上安裝了北斗智能終端并全部納入智慧平臺管理,對渣土運輸車輛行駛軌跡、作業時間、行駛速度、傾卸位置等信息實現了實時管理。
此外,管理方、項目方、運營方可依托APP客戶端實現網上在線管理,將原來的跟蹤式、蹲守式、摸排式管理變為遠程終端的智慧跟蹤。執法人員可以使用手機和電腦隨時掌握渣土運輸車輛的一舉一動。同時,濰坊市還將該平臺與數字化城管平臺進行連接,實現了渣土運輸車輛的信息共享,逐步完善渣土運輸車輛的全方位監管模式。
上一篇:數字“算力”提升城市“腦力”
下一篇:信息化施工為隧道點亮智慧眼睛